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微语言:全息网络知识生产机制及其符号效能
微语言:全息网络知识生产机制及其符号效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全息论的分析框架中,微语言在语音、语法与语义上的变化,全息网络知识的自由组合、递归与更替的生产过程。微语言是在社会知识自由大生产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虽然微语言在教育层面会叛离既有的语言规范,但是在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等层面,微语言则释放出其利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韩李、潘天波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关键词:
微语言
全息论
网络知识生产
符号效能
基金:
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2017YXJ014
出版年:
2018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文学(下半月)
影响因子:
0.109
ISSN:
1671-0703
年,卷(期):
2018.
(7)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