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对孔子正名思想的批判性解读

对孔子正名思想的批判性解读

扫码查看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名实不符、名实相怨的现象层出不穷,社会混乱不堪,伦理道德败坏。在此情况下,孔子提出了"正名"思想以匡扶政治和匡正伦理道德混乱的现象。但由于孔子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其阶级地位特殊性,以至于我们在研究其"正名"思想时,发现他这一思想具有一些保守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在他对"正名"思想进行阐述时,明显地带有名在实先的唯心主义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符合客观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之规律的。

梁胤月

展开 >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正名 名实关系 局限性

2018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文学(下半月)

影响因子:0.109
ISSN:1671-0703
年,卷(期):2018.(8)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