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LIM结构域蛋白4(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及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小鼠红系白血病细胞系MEL)中克隆小鼠Lmo4的cDNA,并亚克隆到含有小鼠胎肝激酶-1(Flk-1)启动子驱动表达Gfp的载体(pFG),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的LMO4的载体pFLG。将表达载体转染mESC,通过遗传霉素(G418)筛选,获得mESC/pFG和mESC/pFLG的细胞株;将这些mESC在体外进行自我分化,以形成4 d和10 d的胚胎体(EB),并进行成血管细胞的集落细胞形成实验(BL-CFC);以10 d-EB进行新生血管出芽实验,观察和分析出芽长短、数目;运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或定量RT-PCR方法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CR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的LMO4的表达载体pFLG。通过G418筛选获得mESC/pFG和mESC/pFLG的细胞株。这些mESC通过自我分化形成4 d-EB和10 d-EB,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B内均可见绿色荧光标记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mESC相比,4 d-EB和10 d-EB的LMO4的表达显著增加。过量表达LMO4的mESC/pFLG产生BL-CFC效率为(7。70% ±1。27%),而mESC/pFG细胞产生BL-CFC效率为(1。15% ±0。4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定量RT-PCR结果显示,Flk-1、C-kit、Tie-2、Ve-cad基因在10 d-EB/pFLG中的表达,均较10 d-EB/pFG中表达增加2倍以上。新生血管出芽实验结果显示,10 d-EB/pFLG的新生血管数量和长度均较10 d-EB/pFG增加(P<0。05)。结论 过量表达LMO4促进mESC形成成血管细胞,并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和血管的新生。
The roles of LMO4 in endothelial cells differentiation and angiogenesis from murine embryonic stem cells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embryoid bodyhemangioblastendothelial cellangiogenesis

项明华、涂珍珍、王月、周海胜

展开 >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系,合肥 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研究所,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合肥 230031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合肥 230032

展开 >

小鼠胚胎干细胞 胚胎体 成血管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KJ2019A09462060204

2024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95
ISSN:1000-1492
年,卷(期):2024.59(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