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腰骶椎影像学变异与下腰痛关系的分析

腰骶椎影像学变异与下腰痛关系的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正常人群腰骶椎的影像学变异,并探讨其与下腰痛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01月至2012年06月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500例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有无下腰痛,并观察统计其腰骶椎影像学变异发生率.结果:500例体检人员中腰椎(L5)骶化43例,骶椎(S1)腰化6例,移形椎的总体发生率为9.8%,与国内外报道相差不大;腰骶椎隐裂人员共89例,总体发生率为17.8%,稍高于文献报道,但无统计学差异;500例体检人员中有107例存在下腰痛,其中23例存在腰椎(L5)骶化,2例存在骶椎(S1)腰化,下腰痛人员中移形椎的总体发生率为23.4%,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下腰痛人员中腰骶椎隐裂28例,发生率为26.2%,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结论:腰骶椎的正常影像学变异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柱隐裂等,本研究统计的总体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相差不大,但存在下腰痛人员的腰骶椎变异发生率却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笔者认为腰骶椎变异与下腰痛有一定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对腰骶椎变异的详细了解,对下腰痛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海鸥、刘方、张雷

展开 >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213003

下腰痛 腰椎骶化 骶椎腰化 脊柱隐裂 影像学

2012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ISSN:1008-1879
年,卷(期):2012.3(1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