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成——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视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成——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视角

扫码查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成及其发展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必然结果.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思想参照,可以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往性"生成.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阐释了社会交往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辩证关系,揭示了交往在社会共同体形成中的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中交往的必然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往之维"表征着各民族在社会交往中的"类意识""认同意识""国家意识".

代洪宝、秦征

展开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商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社会交往 民族交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HB23MZ002

2024

北部湾大学学报

北部湾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202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