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祁连山地区林下地被物持水量与采样方法的关系研究

祁连山地区林下地被物持水量与采样方法的关系研究

扫码查看
林下地被物持水量的准确计算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寒区水文功能的模拟和预测尤为关键.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北麓的祁连山典型流域为研究区,对原状和散状两种采样方法下,青海云杉林下苔枯层(苔藓与枯落物形成的层状结构)持水特征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采样方法在林下苔枯层水文特征研究时的影响.本研究中原状样本采用PVC管取样,散状样本采用尼龙网袋取样,获得2596个实验数据.研究发现平均厚度为14.3 cm的原状苔藓与苔枯样本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29 kg·m-2与5.42 kg·m-2,最大持水率分别为2071%与890%,散状苔藓最大持水率为610%.苔枯层与苔藓层的最大持水量差异显著,苔枯层相比苔藓层具有更好的保水功能,林下地被物水文特征量化时应区别对待;相比于原状样本,散状采样方法下苔藓层的最大持水率被低估近70.5%,即在散状采样方法下,林下苔藓层的最大持水率会被严重低估;地被物脱湿曲线为幂函数,蒸发时长为4.8~5.6 h,关键参数的估算对于地被物水分蒸发过程的模拟和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同采样方法对地被物持水量的估算差异显著,实践中应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sampling methods of forest understory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杨军军、何志斌、蔺鹏飞

展开 >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寒区水文 最大持水量 地被物 苔藓 祁连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

4190105041522102XSYK18055

2021

冰川冻土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川冻土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546
ISSN:1000-0240
年,卷(期):2021.43(2)
  • 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