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谈主体间性理论视角下中法时间观的相异性于时间诗法译中的体现——以胡品清法译《唐诗三百首》为例

谈主体间性理论视角下中法时间观的相异性于时间诗法译中的体现——以胡品清法译《唐诗三百首》为例

扫码查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都渴望更多地了解瑰丽而深邃的中国文化。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本文以翻译主体间性理论作为理论视角,探讨在新时期中国时间诗的法语译文中应体现中国时间观的独特魅力,以平衡翻译活动中的多主体间关系,保证译介的绝佳效果,实现翻译的真正目的。论文将对理论的探讨与实践成果相结合,以期为中国时间诗法译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以补充,为翻译实践带来实用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赵忻

展开 >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翻译主体间性 中法时间观差异比较 新时期时间诗法译 胡品清法译《唐诗三百首》

2020

北方文学(下旬刊)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北方文学(下旬刊)

影响因子:0.03
ISSN:0476-031X
年,卷(期):2020.(3)
赵忻.谈主体间性理论视角下中法时间观的相异性于时间诗法译中的体现——以胡品清法译《唐诗三百首》为例[J].北方文学(下旬刊),2020,(3):100-10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