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评析《白鹿原》中的人格理想与文化批判
评析《白鹿原》中的人格理想与文化批判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白鹿原》中,白嘉轩是儒家人格理想的典范形象,朱先生是关中学派人格理想的典范形象,而作品对传统人格理想的文化批判,同时也体现在白嘉轩和朱先生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形象,对作品中的人格理想形象与文化批判立场进行了评析,指出传统人格具有虚伪的两重性,传统儒家理想和现代阶级的矛盾冲突无法调和,儒家思想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念使人格变得扭曲。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惠琼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州工商学院
关键词:
白鹿原
人格理想
文化批判
出版年:
2020
北方文学(中旬刊)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北方文学(中旬刊)
影响因子:
0.022
ISSN:
0476-031X
年,卷(期):
2020.
(3)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