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桃花作为比较常见的花,不仅可做成花糕、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自古代起,各朝各代便有在桃花盛开之际,举办桃花盛会游园赏花的习俗。而在文学作品中,由于桃花盛开的时间和外貌,这使得桃花成为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成为文人雅客笔下美好事物的象征物。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诗经》中的桃夭篇: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文人正是通过对桃花的描述和赞美反映出古人对美好品质的孜孜追求,而本文则通过对古代文学桃花题材和意象进行分析,以领略桃花之美,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程波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工商学院
关键词:
桃花
古代文学
题材
意象分析
出版年:
2020
北方文学(中旬刊)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北方文学(中旬刊)
影响因子:
0.022
ISSN:
0476-031X
年,卷(期):
2020.
(11)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