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朝花夕拾》中的时空关系赏析
《朝花夕拾》中的时空关系赏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文学中的时空表达具有诗学价值,他认为时间与空间不仅可作为艺术表现手段,更是获取文本内容、理解文字语言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朝花夕拾》这部作品探究其中的时空关系,能够发现时空中承载的鲁迅的思想诉求。《朝花夕拾》共收录10篇散文,篇幅虽短小,但却有着相同的情感判断以及价值指向。同时,《朝花夕拾》也称为"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形象材料,将作者带入时间与空间的架构中,以记忆贯穿时间,借时间呈现空间,将时间与空间融合,构造并展现文学内在的生命世界和精神范式的经典文本。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吴以超、杨康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
关键词:
《朝花夕拾》
时空观
赏析
出版年:
2020
北方文学(中旬刊)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北方文学(中旬刊)
影响因子:
0.022
ISSN:
0476-031X
年,卷(期):
2020.
(12)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