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因地制"仪":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生产与乡村传播网络重构

因地制"仪":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生产与乡村传播网络重构

扫码查看
空间是公共生活和权力运行的基础.空间生产对于形塑可沟通性和治理有效的乡村社会意义重大.文章从空间—传播—治理的理论框架考察新农村社区的村民交往方式、传播网络以及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发现,以连片规划为特征的新农村社区,产生了新的生活空间,新空间驯化了村民的仪式化生活,村民获得了新的身份认同;生活空间的改变拓展了村民的交往空间,丰富了村民的交往形式,进而建构了可沟通的乡村;公共空间的增加使得公告牌、光荣榜(牌)、文化墙等传统媒介重现生机,村庄—邻里同构扩大了熟人社会的范围,激活了村庄微信群,增强了村民的联结;公共交流、协商活动的增多,增强了乡村公共性,促进了邻里共同体转向村庄治理共同体.
"Place-Dependent" Rituals: The Spatial Prod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illage spatial productionrural communication networkpublic communicationrural governancecommunicability

何志武、陈天明

展开 >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 党委研究室,湖北 武汉430074

村庄空间生产 乡村传播网络 公共传播 乡村治理 可沟通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

22BXW056

2024

编辑之友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之友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
ISSN:1003-6687
年,卷(期):2024.(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