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学说时开始运用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并通过分析得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结论。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从一般物质交往关系出发,进而从市民社会中划分出起支配作用的物质生产,然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把市民社会概括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发展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原理。最后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考验使理论得到了完善。其历史演变清楚地揭示出市民社会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共生关系脉络。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欧阳成、叶云峰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550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历史演变
历史唯物主义
共生
出版年:
2012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影响因子:
0.018
ISSN:
1009-0118
年,卷(期):
2012.
29
(8)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