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奇观"到"景观":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意涵的流变视角

从"奇观"到"景观":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意涵的流变视角

扫码查看
科幻类型电影代表了某种"后人类图鉴"的感性预演与呈现,天然附带着想象性、猎奇性等特征.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形象以其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生理机能,同时给予受众极大新鲜感与新奇感的优势为基点,成为电影学"文化景观"中的重要阐释对象.人工智能形象既担纲了受众在各自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件的想象力投射,也扮演了基于即时性的"后人类"图景演绎的角色.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人工智能产业的蒸蒸日上为人工智能形象的建构创造了市场契机,人工智能形象的在地化建构也将作为"国家战略性影像"的创新成果反哺现实世界中人工智能产业.

胡智锋、宋洪非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

人文景观 人工智能形象 科幻电影 技术奇观

202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68
ISSN:1002-6142
年,卷(期):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