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共同富裕视阈下的"村改居"模式与机理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史各庄街道为例

共同富裕视阈下的"村改居"模式与机理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史各庄街道为例

扫码查看
"村改居"已经成为城乡结合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共同富裕则是"村改居"的根本目标。本研究以处于"村改居"政策后期的北京市史各庄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相关资料,分析了"村改居"的现实需要、模式形成以及阶段性成效,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史各庄的"村改居"有取代"瓦片经济"的"新富路径"探索、消除村民及村间收入差距的"共富"、支持所在区域的共同富裕等三方面需求;"村改居"采用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其中"旧村"拆除沿用了已有的政策,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使得政府与村民相向而行、形成合力;"村改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共同富裕构建了治理保障,夯实了经济基础,建立了能够有效缩小村间收入差距的分配机制。研究建议: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业态,确保集体产业高效发展;对史各庄"村改居"模式进行借鉴时,应关注模式探索和形成中的机理。
Model and Mechanism of Shifting Village to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Context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Shigezhuang, Changping, Beijing

common prosperityshift of village to residenceinstitutional change modeltile economycollective economy

易宏琤、潘焕学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共同富裕 村改居 制度变迁模式 瓦片经济 集体经济

202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492
ISSN:1671-6116
年,卷(期):2024.23(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