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找黑洞铃宕阶段的视界振荡模式信号

寻找黑洞铃宕阶段的视界振荡模式信号

扫码查看
双黑洞系统附近的物质稀薄,因此其绕转合并铃宕(ringdown)的演化过程在传统的电磁波段上不可见,而引力波辐射携带了该过程的直接信息,使得引力波数据分析成为研究黑洞理论的有力工具.本研究的重点是对黑洞诞生的最后阶段铃宕的引力波波形分析,在新释放的高精度SXS (stimulating extreme spacetime)引力波数值波形中寻找理论预言将存在于铃宕阶段的视界振荡模式信号(horizon mode),该信号携带了新生黑洞的质量、自旋的信息,验证它的存在与否是限制黑洞模型的有效手段.选取覆盖不同自旋度的28个数值波形样本,采用引力波研究中行之有效且被广泛使用的最优波形模板匹配度法,构建包含由主导铃宕波谱的准正则模式(quasi-normal mode)与视界模式的模版,通过计算模版与数值波形间的最优匹配度,寻找视界模式存在于铃宕阶段的证据.综合所有样本结果,仅相较于n≥4阶的准正则模式,模板中视界模式的加入对匹配度有轻微的提高效果,△ρmax≈10-6~10-3.首次从波形分析的角度估算视界模式的强度上限,其强度不超过铃宕阶段总强度的1.81%.随后探究了模板中视界模式的添加对新生黑洞自旋度、质量估计的影响,并未见其对参数估计结果的提升效果.目前,对数值波形分析的结果并不能强有力地支持黑洞铃宕阶段存在视界模式信号的预言.
To search the horizon mode in ringdown phase of black hole

李木子、吕振伟、郭越凡、陈雁北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100875,北京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与天文系,CA 91125,加州帕萨迪达

引力波 视界振荡模式 黑洞铃宕 SXS数值模拟波形 引力波数据分析

国家重点发展研究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优先研究项目北京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基金

2014CB8458001163300111373014XDB23000000

201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5
ISSN:0476-0301
年,卷(期):2019.55(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