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安徽大别山区天然降雨对典型植被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安徽大别山区天然降雨对典型植被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扫码查看
基于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3个径流小区2013-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水土流失月际、年际变化特征,定量探讨不同植被类型(茶树、红芋、桑树)下各降雨(次降雨、降雨等级、降雨雨型)特征指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4和7月为一年中水土流失高峰期;2013-2018年水土流失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到2018年出现上升.2)各降雨因子对于水土流失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30 min雨强(I30)、降雨历时(t)、60 min雨强(I60)、平均雨强(I).降雨量是影响产沙量的最重要因素;降雨侵蚀力对乔木和灌木产流影响最大.3)中雨和大雨年际变率最大,大暴雨场次少,但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严重;Ⅰ型降雨是安徽大别山区主要的降雨类型,Ⅲ型降雨场次最少,但水土流失量远高于其他3种雨型,Ⅳ型降雨对水土流失影响最小.
Natural rainfall affects soil erosion of typical vegetation in Dabie Mountains,Anhui Province

江雯、胡玉乾、汪军红、孙鹏、张强、黄娜、张鑫、王文英

展开 >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41000,安徽芜湖

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41002,安徽芜湖

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237266,安徽霍山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100875,北京

展开 >

水土流失 天然降雨 植被种类 雨型 安徽大别山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安徽高校协同创新资助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9YFA0606900GXXT 2019047202003a06020002416010231808085QD117

202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5
ISSN:0476-0301
年,卷(期):2021.57(2)
  • 3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