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研究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研究

扫码查看
基于长江经济带1980、2000、2015年3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分析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特征.1980-2015年,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剧增,增加了 38 454.79 km2,主要源于耕地转化;耕地、草地锐减,分别减少37 358.50、9008.57 km2.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呈较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分异较明显:上游、下游地区以低生态风险区为主,中游地区中生态风险分布较广;上游地区生态风险集聚趋势增强,高风险集聚自相关区长期较为分散且无显著变化;中游地区2000年后生态风险集聚趋势减弱,高风险集聚自相关区集中于洞庭湖、鄱阳湖区域,其他时期较为分散;下游地区生态风险集聚趋势增强,时空变化特征明显,低风险集聚自相关区分布较广,高风险集聚自相关区较少.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分析,为开展国土整治与修复、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针对性、差异化的思路和建议.
Ecologic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land use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吕红亮、周霞、张文新、王红瑞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100875,北京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100044,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00044,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

展开 >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空间自相关 长江经济带

2019YFC04089022017ZX07106001C-201732

202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5
ISSN:0476-0301
年,卷(期):2021.57(4)
  • 8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