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80-2015年扎龙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1980-2015年扎龙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扫码查看
基于扎龙湿地1980-2015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近35年气象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扎龙湿地近年来景观类型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表明:1)近35年来,扎龙湿地西北、中东和西南部地区景观类型空间变化明显,受人类干扰严重.沼泽地面积减少最多,耕地面积增加最多,草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域和建筑用地面积变化不大.2)在1995-2005年扎龙湿地景观破碎度较高,且2000-2005年变化显著.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水域、沼泽地面积减少对景观破碎化有直接影响.3)温度增加使湿地水体的潜在蒸发量增大,影响湿地水量平衡.大型水利设施、补水工程的修建有效缓解湿地缺水状况,同时也打破湿地的自然生态水文模式,加剧湿地景观破碎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可持续发展都面临重大挑战.
Dynamic changes in Zhalong Wetland landscape from 1980 to 2015

杨雨晴、宫阿都、张玉红、陈艳玲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50025,黑龙江哈尔滨

扎龙湿地 景观变化 驱动因素 生态保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9YFE012770024167141241771195

202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5
ISSN:0476-0301
年,卷(期):2021.57(5)
  • 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