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提升逻辑:历史性、关联性与非线性

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提升逻辑:历史性、关联性与非线性

扫码查看
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与城市生态承载力相协调,关系到城市自身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能否顺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重新梳理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发展迷思,从系统组成、承载对象、承载供给与需求的特点、环境影响及支撑的理论基础等方面整理了生态承载力的内核,以及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其他复合承载力的差异性.基于现有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提升的非线性特征及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框架.研究发现,在通过政府决策提升生态承载力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横向(部门)和纵向(跨尺度)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Theory and improvement pathway of urban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historicity,nexus and nonlinearity

刘耕源、王雪琪、王宣桦、杨青、陈钰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100875,北京

北京市流域环境生态修复与综合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875,北京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100081,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00872,北京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大湾区城市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10006,广东广州

展开 >

生态承载力 关联性 非线性 承载力提升 城市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Z18110000531800152070021

202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5
ISSN:0476-0301
年,卷(期):2021.57(5)
  • 4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