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面向不可移动文物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以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为例

面向不可移动文物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以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为例

扫码查看
以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为例,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文物本体脆弱性3个方面,构建不可移动文物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对文物的实地调查,采用综合指数法、熵权法、专家打分法等计算得到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的地震灾害风险值,并利用自然断裂法划分风险等级.结果表明:1)福建省地震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较高危险性的地区占福建省总面积的1/3左右;2)福建省地震孕灾环境敏感性内陆地区较高,沿海地区较低,山地区域敏感性最高;3)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中,有66%左右处于中等风险及以上,其中鼓山摩崖石刻脆弱性最高,需予以高度重视.
Seismic hazard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immovable cultural relics:the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of cave temples and stone

earthquake disasterrisk assessmentimmovable cultural relicsindex systementropy weight method

徐澯、黄智卿、宫阿都、巴婉茹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

地震灾害 风险评估 不可移动文物 指标体系 熵权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

2019YFC1520801

202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5
ISSN:0476-0301
年,卷(期):2023.56(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