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朱丹溪治滞下案"谈朱丹溪和张从正攻法的同异

从"朱丹溪治滞下案"谈朱丹溪和张从正攻法的同异

扫码查看
朱丹溪和张从正均为金元时期的代表医家,又同属河间学派,但二人在攻补法的使用次序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经典医案"朱丹溪治滞下案"中,朱丹溪针对有邪实的患者采取"先治其虚,后治其实"的治疗方法,这与张从正"治病首当攻邪"的主张截然相悖。通过系统地对比分析朱、张运用攻法的同异,发现二位医家都习用汗下吐三法,都注重不使攻邪药伤害脾胃之气。但在攻补次序上,朱丹溪强调"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而张从正的攻补思想则偏向于"邪未去不言补";在使用脾胃药的次序上,朱丹溪对脾胃虚弱的患者常先补其胃气而后攻邪,而张从正认为应攻邪后再设法恢复胃气。本文以经典医案为例,从思想、师承、社会背景、地理环境等方面讨论了朱、张运用攻补法不同的原因,为进一步探寻学习医案的方法和认识医案的角度提供参考。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ZHU Danxi's and ZHANG Congzheng's methods of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from "ZHU Danxi's case of dysentery"

ZHU Danxi's case of dysenteryZHANG CongzhengZHU Danxi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strengthening vital qi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clinical treatment ideasmedicine in the Jin-Yuan dynasties

孙瑞、朱苏凌、刘心悦、戚端

展开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第一临床医学院 泰州 225300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朱丹溪治滞下案 张从正 朱丹溪 攻法 扶正祛邪 临床思路 金元医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2YJC7400602019SJA0314国中医药人教函[2023]85号

2024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68
ISSN:1006-2157
年,卷(期):2024.47(2)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