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形态氮输入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不同形态氮输入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扫码查看
氮沉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重要因素,而不同形态氮素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仍不清楚.为探讨不同形态氮输入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例,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每种氮输入类型设置对照、低、中、高4个氮输入梯度.结果 表明:(1)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输入抑制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p<0.05),降幅为8.84%~25.63%,对中层(20~6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硝态氮输入促进下层(60~8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幅为23.24%~32.75%,对底层土壤(80~100 cm)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铵态氮输入促进6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幅为46.42%~109.7%.(2)有机氮输入抑制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p<0.05),降幅为11.33%~25.93%;对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作用,对其他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主要为促进作用,增幅为26.77%~231.64%.综上,硝态氮、铵态氮输入对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而有机氮输入则促进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且有机氮输入的促进作用大于无机氮(p<0.05).因此,有机氮输入将显著削弱研究区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
Effects of Nitrogen Forms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Reed(Phragmites australis) Wetland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刘晨阳、陶宝先、董杰、张保华

展开 >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无机氮 有机氮 土壤有机碳 滨海湿地 黄河三角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2018X052)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聊城大学基金资助项目聊城大学实验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41501099ZR2016DM142081KFJJ0431805143026322170123

2019

滨州学院学报
滨州学院

滨州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0.174
ISSN:1673-2618
年,卷(期):2019.35(2)
  • 3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