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对增温的响应

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对增温的响应

扫码查看
为揭示增温对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利用OTC模拟短期和长期增温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和长期增温改变了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增加了双垫刃属(Ditylench us)和丽突属(Acrobeles)丰度.长期增温导致食真菌类线虫丰度显著增加,但各处理间食细菌类线虫、植物寄生类线虫、杂食/捕食类线虫丰度以及cpl-5类群的丰度和属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短期和长期增温均降低了土壤线虫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其中2015年短期增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多样性.2015年和2016年短期和长期增温土壤显著降低了线虫数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4.45%、32.09%和25.34%和22.66%.各处理样地间MI(Maturity index)、NCR(Nematode channel ratio)、PPI(Plant parasite index)和WI(Wasilewska index)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表现出Wi>1,NCR>0.5,表明增温对高寒草甸的健康状态影响不大,土壤有机质矿化途径主要由食细菌和真菌线虫参与.环境因素与土壤线虫数量冗余分析表明,植物总盖度、莎草科盖度、土壤温湿度、细菌和真菌数量对土壤线虫数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增温通过改变植物、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等环境因子而影响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response to warming in alpine meadows of northern Tibet

王学霞、高清竹、干珠扎布、胡国铮、栗文瀚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97

土壤线虫 群落结构 增温 高寒草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316003662016YFC0502003

2018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854
ISSN:1001-0629
年,卷(期):2018.35(6)
  • 1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