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原鼠兔洞穴密度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因子的关系

高原鼠兔洞穴密度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因子的关系

扫码查看
本研究采用有效洞穴法确定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鼠洞密度(从低到高划分Ⅰ、Ⅱ、Ⅲ、Ⅳ共4个梯度),通过分析鼠洞密度与研究区裸地面积、土壤物理特征、植被结构特征的关系探究鼠兔活动对果洛藏族自治州高寒草甸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梯度的有效鼠洞数量依次为每100 m2(4±3)个(Ⅰ)、(15±2)个(Ⅱ)、(24±2)个(Ⅲ)、(37±5)个(Ⅳ);2)高寒草甸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受鼠洞密度影响,在梯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随鼠洞密度增加表层土壤含水量急剧下降,在Ⅱ、Ⅲ、Ⅳ样地基本在50% 以下;3)鼠洞密度对表层土壤紧实度影响不显著(P>0.05),仅梯度Ⅱ样地内的土壤紧实度显著高于梯度Ⅰ样地(P<0.05),其他梯度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有效洞口数影响样地内裸地面积(P<0.001),其中梯度Ⅳ样地裸地面积最多(占比8.75%);5)鼠洞密度对高寒草甸群落盖度影响显著(P<0.001),梯度Ⅱ、Ⅲ、Ⅳ样地的植物群落总盖度(46.55%~41.15%)显著低于梯度Ⅰ样地(98.7%);6)鼠洞密度影响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结构,伴随鼠洞密度的增加,优势种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的重要地位未改变,伴生种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毛果婆婆纳(Veronica eriogyne)的重要值逐渐增大,矮泽芹(Chamaesium paradoxum)、西藏堇菜(Viola kunawarensis)、矮金莲(Trollius farreri)逐步退出群落结构;7)鼠洞密度对高寒草甸群落多样性指数影响微弱(P>0.05),不同鼠洞密度梯度样地之间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适当的鼠兔干扰有助于改善鼠兔生境,推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正向演变,当高原鼠兔干扰过高时,生境质量下降迫使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逆向演替.
Relations of density of pika burrows with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oil in alpine meadows o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田富、程云湘、周国利、马青青、申波、曲久、常生华

展开 >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西藏那曲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西藏 那曲 852000

鼠兔分布 鼠洞密度 土壤性质 植物多样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C0501904-022018YFD0502302-03

2019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854
ISSN:1001-0629
年,卷(期):2019.36(4)
  • 7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