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南高寒牧区甘农2号小黑麦与箭筈豌豆的混播效果

甘南高寒牧区甘农2号小黑麦与箭筈豌豆的混播效果

扫码查看
通过研究甘农2号小黑麦(×Triticosecale W i t t m a c k'G a n n o n g N o.2')与3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最佳混播组分和混播比例,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混播组分,副区为混播比例.试验测定了3个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品种绿箭1号('Lvjian No.1')、绿箭2号('Lvjian No.2')、绿箭431('Lvjian 431')与甘农2号小黑麦在不同混播比例(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100꞉0)下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混播组分间,绿箭431和甘农2号小黑麦混播时的干草产量较高,营养价值较好,综合评价值最高(0.9416);混播比例间,50꞉50混播处理混播效果最佳.交互作用表明,绿箭431和甘农2号小黑麦以50꞉5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最高(11.15 t·hm−2),粗蛋白含量为13.25%,营养适中,综合评价值最高(0.8321),混播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甘南高寒牧区禾–豆混播草的科学建植和管理,抗灾保畜、提升草地生产力和生态保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Studies on the mixed effect of triticale variety Gannong No. 2 and vetch in alpine pastures of Gannan

史志强、裴亚斌、徐强、刘汉成、田新会、杜文华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 /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甘南高寒牧区 箭筈豌豆 小黑麦 混播比例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灰色关联分析

2018YFD0502402-3XZ201801NA02317607022017C-11

2021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54
ISSN:1001-0629
年,卷(期):2021.38(9)
  • 14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