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疆半干旱区不同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变化研究

新疆半干旱区不同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变化研究

扫码查看
混播草地竞争和促进关系是影响生产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最终都通过牧草干物质产量以及草地物种的组成变化等指标表现出来.研究选择当地生产最常用的4种牧草无芒雀麦、鸭茅、红豆草、红三叶,以单播为对照,通过对2种豆/禾和3种牧草组合的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及物种组成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分析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变化以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结果 表明:不论是单播还是混播,刈割干物质产量在年际间均表现为2017年高于2018年.放牧干物质产量在年际间均表现为2018年显著高于2017和2016年,鸭茅/红三叶混播草地除外.对2种牧草混播草地各物种干物质产量、密度及粗蛋白贡献的比例分析,从2016年到2018年,无芒雀麦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显著增加,鸭茅和红三叶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显著下降.红豆草与无芒雀麦混播时逐步降低,而与鸭茅混播时显著增加.3种牧草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红三叶和鸭茅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干旱区混播草地年际间干物质产量的消长变化主要取决于年均降水量和牧草的适应性.从混播草地干物质产量和密度的变化来看,随着年限增加,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在混播草地中逐渐占据优势,鸭茅和红三叶在混播草地中逐渐处于劣势,且有消退的趋势.
Change in productivity of swards of different forage legume and grass species monocultures and combinations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Xinjiang Province

谢开云、曹凯、万江春、王玉祥、赵云、朱进忠

展开 >

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混播草地 生产力 蛋白质产量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新疆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7M61325831660604资助

2020

草业学报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4.082
ISSN:1004-5759
年,卷(期):2020.29(4)
  • 1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