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培肥措施对旱地农田产量可持续性及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培肥措施对旱地农田产量可持续性及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阐明黄土高原旱作雨养农业区长期不同培肥措施下产量可持续性和有机碳库稳定性对经济和环境友好兼顾的培肥模式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的玉米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对比了不施肥(CK)、氮肥(NF)、有机肥(OM)、秸秆(ST)、有机肥结合无机肥(OMNF)处理下产量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土壤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及碳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培肥措施下2014-2018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OMNF处理具有最高的平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增加了42.75%、108.73%,同时OMNF处理产量稳定性(0.34)和可持续性指数(0.43)最佳,具有高的增产潜力.2)不同培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P<0.05),0~30 cm土层有机碳提高幅度为6.80%~18.81%,ST、OM、OMNF等有机物料添加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各土层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P<0.05),0~30 cm土层提高幅度分别为5.24%~57.05%、4.31%~20.69%、4.72%~25.17%、6.58%~7.95%.不同培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则随土层加深而增加.3)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均以矿质结合态有机碳为优势组分(55.60%~67.51%),颗粒有机碳以闭蓄态颗粒有机碳为主要组分(19.14%~22.50%).在0~10 cm各土层,OMNF、NF处理土壤碳库稳定性较高,ST、OM、OMNF处理能促进土壤碳库活性,其他土层变化规律不一致;随土层加深,ST、OM、OMNF处理的碳库稳定性提高.综合来看,O MN F措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升土壤活力,促进土壤固碳,是该区域玉米种植经济和环境友好兼顾的较好农业生产模式.
Effects of alternative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on components of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and yield stability in rain-fed maize produc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王晓娇、齐鹏、蔡立群、陈晓龙、谢军红、甘慧炯、张仁陟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展开 >

作物产量 土壤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旱作农田 培肥措施

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基金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基金青年研究生导师扶持基金

GSAU-STS-1706GAU-XKJS-2018-205GAU-QNDS-201704

2020

草业学报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4.082
ISSN:1004-5759
年,卷(期):2020.29(10)
  • 8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