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82-2015年蒙古国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1982-2015年蒙古国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扫码查看
基于1982-2015年间GIMMS NDVI3g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蒙古国植被NDVI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过去34年间蒙古国生长季平均NDVI在空间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具有显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特征,并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生长季NDVI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1982-1994年和2007-2015年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1994-2007年间呈显著下降.从34年的观测尺度看,NDVI以每年0.0005的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的关系较密切,两者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74.在空间分布上,植被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大湖盆地、杭爱山脉、戈壁阿尔泰山脉和北部森林区,其对气候的响应因季节和地区而异.从季节上看,总体上3个季节NDVI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NDVI波动与生长季的波动一致,主要受降水量的控制,其主要原因为夏季生产力占全年生产力的比重较高有关.春季和秋季NDVI对温度的响应明显.残差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蒙古国植被NDVI变化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蒙古国西部高山地区和中部草原地区),植被NDVI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cov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Mongolia during the period 1982-2015

杜佳梦、包刚、佟斯琴、黄晓君、温都日娜、美丽、包玉海

展开 >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2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 银川 750021

蒙古国 NDVI 气候因子 人类活动 植被类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蒙(古)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个人)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课题

2017YFE0109100418610212018KF03

2021

草业学报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4.082
ISSN:1004-5759
年,卷(期):2021.30(2)
  • 1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