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90—2019年石漠化区耕地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富源县为例

1990—2019年石漠化区耕地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富源县为例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orces of the cropland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from 1990 to 2019: taking Fuyuan county as an example

扫码查看
针对石漠化区耕地变化研究存在时间、空间尺度有限的问题,本文以富源县为例,基于1990、2000、2010和2019年4期的Landsat遥感数据,应用多特征与随机森林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耕地,运用耕地覆盖度、耕地类型转化、坡度分区统计分析了近30年(1990—2019年)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了耕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0—2019年富源县耕地面积呈先增加(1990—2010年)后减少(2010—2019年)的态势;耕地面积主要来源和转化类型均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林地最多;主要分布在北部5个石漠化面积较少的乡镇,以缓坡区为主;耕地覆盖度呈现低-高-低的过程,陡坡区耕地变化率在不同时段差异明显.近30年富源县耕地变化是在石漠化独特的地理环境下,由人口、经济、政策、交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本文的结论可为评估石漠化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王丽蒙、王加胜、杨昆、王志敏、粟凡婕、陈鑫亚

展开 >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 昆明650500

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650500

石漠化区 耕地 时空变化 类型转化 分区统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961056

2022

测绘通报
测绘出版社

测绘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27
ISSN:0494-0911
年,卷(期):2022.(4)
  • 1
  •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