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红层油气成藏过程--以金26井滨斜703井剖面为例

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红层油气成藏过程--以金26井滨斜703井剖面为例

扫码查看
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红层为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EsL4)孔店组一段(Ek1)的一套红色碎屑岩沉积,是该区油气勘探的接替层系,研究其油气成藏过程对指导区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金26井滨斜703井剖面为研究对象,在构造演化恢复、成藏期次划分和“源相势”控藏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剖析了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南坡红层经历过2期油气充注,分别发生于明化镇组(Nm)沉积期和平原组(Qh)沉积期现今;从馆陶组(Ng)沉积末期至现今,古近系普遍发育超压, Nm沉积末期超压达到最大(10.30MPa),该时期红层储层孔隙度逐渐减小,减小幅度为3%~12%;Nm沉积期以洼陷带的油气成藏为主,而斜坡带的成藏始于Qh沉积期至现今;多数油气藏分布于“源相势”耦合指数大于0.65的地区。

孟江辉、刘洛夫、姜振学、高永进

展开 >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430100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北京102249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研究院,山东 东营257015

成藏期 成藏过程 “源-相-势”控藏 红层 东营凹陷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08ZX05051

201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石油/农学中旬刊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石油/农学中旬刊

影响因子:0.215
ISSN:1673-1409
年,卷(期):2015.(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