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群落结构分析

白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群落结构分析

扫码查看
白芨(Bletilla striata)是我国传统兰科药材之一,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内生真菌对于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选取湖北钟祥、陕西安康2个地区的野生白芨作试材,利用组织分离方法从白芨根部、假鳞茎及叶部分离纯化出2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所分离到的内生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18株、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1株、波氏假阿利什霉(Pseudallescheria boydii)2株、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1株、木霉属(Trichoderma)1株、微孢假阿利什霉(Pseudallescher-ia minutisporum)1株.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镰刀菌属种类在白芨根部组织中占比66.66%,为优势内生真菌类群;波氏假阿利什霉占比为13.33%,次之;粉红粘帚霉、刺盘孢属、微孢假阿利什霉占比均为6.67%,为常见种.在叶组织中的内生真菌全为镰刀菌属种类,占比100%.在白芨的假鳞茎组织内尖孢镰刀菌属种类为优势菌,占比50.00%.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钟祥地区白芨根和假鳞茎中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及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得到了相似的结果,测序获得的OTU数量:根>假鳞茎,不计未被分类的真菌类群,镰刀菌属真菌是根和假鳞茎内生真菌的最大类群.

陈青青、聂倩文、江健伟、周燚

展开 >

长江大学农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5

白芨(Bletilla striata) 内生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分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

2017YFD0201106-08D20181304

2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影响因子:0.335
ISSN:1673-1409
年,卷(期):2020.17(6)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