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可达性及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可达性及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
分析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可达性,可为区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长江经济带1 62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测算空间可达性,运用GWR回归模型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距离可达性和时间可达性优良,90.14%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分布在距离地级行政中心100 km的范围内,平均可达时间为24.23 min;县域可达性呈强集聚格局,以"成都—昆明"线为界,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区域海拔高程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可达性呈负相关,保护地丰度、路网密度与可达性呈正相关;对可达性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路网密度,其次是保护地丰度、海拔高程,区域人均GDP对可达性没有明显的影响.贵中南、滇东南、湘赣南部及苏北沿海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可达性对海拔高程的敏感度较低,长江上游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可达性对路网密度的敏感度高,"成都—昆明"线以西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可达性对保护地丰度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Spatial Accessibility of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何小芊、刘策

展开 >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南昌 330013

河北黄骅中学,河北沧州 061100

国家级自然保护地 空间可达性 影响因素 GWR模型 长江经济带

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

JD20004

2022

长江科学院院报
长江科学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18
ISSN:1001-5485
年,卷(期):2022.39(1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