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层粒度组成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层粒度组成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扫码查看
分析结果显示,毛乌素沙地粒度自西北至东南逐渐变细、磁化率值逐渐变大.这一规律不仅表现在地表,而且在不同地点同一层位也有明显反映.说明了毛乌素沙地的形成过程与东亚季风联系密切.就所选剖面分析来看,本区在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气候比较寒冷干燥,东亚冬季风影响较明显,此时为堆积成沙期,自北至南堆积的砂粒渐细,砂层渐薄;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东亚夏季风影响显著,此时为较明显的成壤期,表现在自北至南普遍可见发育较好的黑垆土层,且南部的成壤作用比北部好,土壤的厚度也大;全新世晚期至今,气候向干冷的方向转化,但变化幅度远小于末次冰期.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 Size Composition Holocene Deposits and Its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in Mu Us Sandy Land

曹红霞、张云翔、岳乐平、王煜

展开 >

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710075

陕西咸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00

毛乌素沙地 粒度 磁化率 全新世 古气候

2003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03.21(3)
  • 2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