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微生物碳酸盐岩孔隙研究进展

微生物碳酸盐岩孔隙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微生物碳酸盐岩不仅是研究古环境、古气候和地质历史事件的重要沉积记录,也是油气资源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不同微生物群落的生理活动特性影响了原生孔隙的形成及保存,微生物沉积形成的不同尺度的沉积组构影响了孔隙的孔径大小及空间分布.微生物碳酸盐岩微相及共生岩性的微相组合型式对孔隙有效性及规模有重要影响,所处沉积地貌及相带使得微生物碳酸盐岩受海水—大气水成岩环境的胶结—溶蚀作用次序及程度不同,导致孔隙的非均质性.微生物相关的白云石化、胶结及岩溶等不同成岩作用,因其所处成岩阶段不同,而分别可能起到形成原生孔隙、保护残余孔隙及形成次生孔隙等不同效果,因而对孔隙形成及保存具有积极意义.微生物碳酸盐岩孔隙具有从纳米—亚微米级微孔隙到厘米甚至米级宏观孔隙等多个尺度,且与多尺度沉积结构构造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因此,需要合理配置不同尺度样品的空间分布,运用多种方法技术表征不同尺度的孔隙,并增强各类数据的融合.此外,加强地质学科与地球物理学科的结合,是推动微生物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层地质研究和勘探开发工作的重要途径.
Research Progress of Porosity in Microbial Carbonates

屈海洲、周子坤、张云峰、陈薇、张正红、罗新生、马超、谭飞、朱玉环

展开 >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成都 610500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 31002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

展开 >

微生物碳酸盐岩 孔隙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研究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启航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41702163417021222018-4972017QHZ0082011ZX05004-004

2018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18.36(4)
  • 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