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沉积记录

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沉积记录

扫码查看
大陆边缘海是不同来源、不同性质有机碳沉积和埋藏的主要场所,在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东海内陆架接收大量陆源有机碳,并且具有较高的海洋生产力,是研究沉积有机碳来源、输运和埋藏的理想场所,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的视角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全样分析(如TOC/TN、δ13C等)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如正构烷烃、甾醇类、木质素等)方法揭示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来源受沉积环境影响,由海向陆方向陆源组分整体显著增加,并具有季节性特征.东海内陆架沉积物在沿岸方向具有"夏储冬输"的宏观输运格局,该动力过程影响着陆源有机碳沿岸的输运路径和最终归宿;在东海29°N附近存在一个"舌形"的跨陆架输运通道,可能会存在陆源有机碳的跨陆架输运,影响深海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另外,人类活动和极端气候事件也显著影响东海内陆架沉积物和有机碳的沉积过程和沉积记录,需要进一步研究.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陆源有机碳的重要埋藏区域,其埋藏效率受区域沉积有机碳含量和沉积速率控制,并与早期成岩过程中有机质矿化路径有关.沉积物中埋藏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来重建长时间尺度的海平面变化、初级生产力、古海洋和古气候演化等,相关研究为理清东海内陆架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化提供了依据.
Source-to-Sink Process of Organic Carbon on the Inn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its Sedimentary Records

张明宇、常鑫、胡利民、毕乃双、王厚杰、刘喜停

展开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

东海内陆架 有机碳 早期成岩 跨陆架输运 沉积过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资助项目

41976053MG QNLM-TD201901

2021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21.39(3)
  • 4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