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贵州石炭系黑色页岩层系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贵州石炭系黑色页岩层系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扫码查看
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的推进,在局部地区已经取得突破并建成一定规模的产能,但天然气资源保障形势依然严峻,亟需加强拓展页岩气新层系沉积环境和富集规律,以进一步扩大页岩气的勘探范围和规模.贵州石炭系黑色页岩作为新发现的页岩气目标层,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由于受水城—紫云裂陷槽的控制,贵州石炭系沉积相变复杂,开展该页岩地层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研究,总结页岩沉积富集特征,有利于推进其页岩气勘探进程.本文通过研究揭示贵州石炭系页岩地层可划分为裂陷槽两侧边缘斜坡相,槽内过渡浅海—半深海相,裂陷槽内槽盆相,水城地区隆起浅海相,威宁地区潮坪—潟湖相沉积,总结具有裂谷边缘—槽盆滞留沉积模式.浅海相、浅海—半深海相、槽盆相、湖盆相是黑色页岩沉积富集的有利区,而具体地层厚度、黑色页岩发育、总有机碳含量(TOC)、干酪根类型受沉积环境和物源区的影响控制明显.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arboniferous Black Shale in Guizhou Province

卢树藩、陈祎、罗香建、何犇、符宏斌

展开 >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阳 550081

贵州省油气勘查开发工程研究院,贵阳 550004

石炭系 页岩气 沉积相 沉积模式 页岩富集

贵州省地矿局科研项目贵州省地矿局科研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地勘基金*

2019黔地矿科合23号2019黔地矿科合32号2018黔科合平台人才5626208-9912-JBN-L1D7DD20160182

2021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21.39(3)
  • 6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