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异重流沉积记录及其古气候响应

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异重流沉积记录及其古气候响应

扫码查看
以冲绳海槽西南端的HOBAB4-S1岩芯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粒度、沉积构造、AMS14C测年等资料,对研究区异重流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对异重流发育的时间段与晚全新世气候事件进行对应.结果表明,岩芯中发育17段异重流沉积,其沉积物组分以砂质粉砂为主,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多呈以70~130μm为中心的单峰,C-M图上样品点集中分布区间大致平行于C=M基线,且位于PQ段以下,表明沉积物搬运方式为重力流悬浮搬运.异重流内部发育平行层理、爬升沙纹层理和粒序层理等沉积构造.异重流沉积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厚层异重流沉积,底部侵蚀面发育,内部发育多组逆—正粒序组合,指示了水动力较强,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均较明显的异重流近端沉积;另一类是薄层异重流沉积,底部侵蚀面不发育,内部不发育或仅发育一组逆—正粒序组合,指示了水动力较弱的异重流边部沉积.HOBAB4-S1岩芯的异重流层段集中发育在800~1300 A.D.之间,指示了当时气候条件为高温高湿,台风、洪水频发,降雨量较大,验证了"中世纪暖期"在东亚地区的存在.
Records of Hyperpycnal Flow Deposits in the Southwestern Okinawa Trough and Their Paleoclimatic Response since 1.3 ka

冯轩、吴永华、杨宝菊、单新、刘季花

展开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61

冲绳海槽西南端 异重流沉积 古气候 中世纪暖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2013CB429704

2021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21.39(3)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