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模式——以坎波斯盆地东部下白垩统湖相碳酸盐岩为例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模式——以坎波斯盆地东部下白垩统湖相碳酸盐岩为例

扫码查看
巴西大坎波斯盆地下白垩统湖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但是硅化碳酸盐岩的出现不仅使原始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模式有待系统研究,还给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基于古地貌、壁芯薄片、测井响应等数据,分析了坎波斯盆地东部下白垩统硅化碳酸盐岩原始沉积的古水介质、湖平面变化及沉积微相,厘清了湖相碳酸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建立起相应的沉积模式.借助Fischer曲线可将硅化碳酸盐岩发育段划分为一个可容空间由大减小再增大的三级旋回,湖平面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湖盆中央古隆起周缘类似远端变陡缓坡,发育了灰泥坪、藻礁、颗粒滩、滩前前积体和滑塌体等5种沉积微相;古地貌决定了藻礁和颗粒滩发育在构造高部位的相对深水区,同时受湖平面变化而发生垂向互层叠置;该段碳酸盐岩沉积时期,湖平面至少出现过两次下降、三次上升,可以划分为高位湖退、低位湖退、低位湖侵、高位湖侵四个演化阶段.研究成果为湖相碳酸盐岩硅化成因分析、硅化作用过程研究及硅化碳酸盐岩中有利储层的寻找奠定了基础.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nd Depositional Model of Lake Carbonates:A case study of Lower Cretaceous carbonates in the eastern Campos Basin

熊连桥、李建平、谢晓军、蔡露露、廖计华、许晓明

展开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北京 100027

Fischer曲线 湖相碳酸盐岩 硅化作用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下白垩统 坎波斯盆地

2021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21.39(3)
  • 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