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冀中坳陷雄县地热田主控因素及成因模式

冀中坳陷雄县地热田主控因素及成因模式

扫码查看
雄县地热田基岩埋深浅,储层条件优异,是雄安新区地热开发利用的重点.通过野外观测、岩心、薄片、测井、录井等资料,对雄县地热田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雄县地热田成因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热源主要为深部地壳热传导及放射热,盖层地温梯度平均为4.54℃/100m,蓟县系雾迷山组储层地温梯度平均为0.87℃/100m;水源主要为太行山及燕山山脉海拔500 m以上的现代大气降水及古大气降水,循环深度可达3500 m;地下热水运移通道为保定—徐水断裂、容城断裂、牛东断裂及研究区内缝洞岩溶系统,判断在牛东断裂附近存在一条深部导水断层,地下热水沿断裂向上补充至凸起内部;储—盖组合为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及其上覆的第三系、第四系砂泥岩地层,部分地区残存古近系地层,储层受溶蚀及裂缝改造作用明显,盖层保温效果良好,储盖配置条件优异.从"源、通、储、盖"四个角度综合探究雄县地热田主控因素,提出雄县地热田成因模式,为雄县地热田的后续再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Genetic Model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Xiongxian Geothermal Field

曹瑛倬、鲍志东、鲁锴、徐世琦、王贵玲、袁淑琴、季汉成

展开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 610000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 05006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 300000

展开 >

主控因素 成因模式 地热田 冀中坳陷 雄安新区

2018YFC06043042017YFC0603104

2021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21.39(4)
  • 7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