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扫码查看
对太平洋CC区西部7根沉积物短柱样的常微量元素进行浓度测试,以了解沉积物元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和控制因素.与上地壳元素平均值(UCC)相比,研究区沉积物中MnO、P2O5、Co、Ni、Cu、Mo、Ba明显富集,Al2O3、K2O、Fe2O3、CaO、Sr等亏损.聚类和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元素有4种来源,其中Al2O3、Fe2O3、K2O、MgO、TiO2、V、Cr、Co、Rb、Zr、Nb、Cs、Hf、Ta、Pb、Th、U为陆源黏土成因;CaO和Sr为钙质生物成因;MnO、P2O5、B、Ni、Cu、Zn、Mo、Ba为海水自生成因;Na2O为火山—热液成因.10.2°N以北沉积物元素为陆源黏土、海水自生和钙质生物成因,而10.2°N以南沉积物元素为陆源黏土、海水自生和火山—热液成因.沉积物中陆源物质主要来自亚洲高空气流携带的风尘物质.沉积物中海水自生成因的金属元素富集,与富氧的南极底流有关.柱样中CaO、Sr含量的时空变化,与柱样所处水深、冰期生产力和碳酸钙补偿深度变化有关.柱样中Ba/Ti指示的火山—热液活动在地质时期呈减弱的趋势,其对沉积物的影响也向北减弱.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Sediments from Western Clarion-Clipperton Zone, Pacific Ocean

姜柳青、汪卫国、梁积伟、戴霜、蒋敏、陶文星、马晓军

展开 >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 71005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 361005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 730000

太平洋 CC区 沉积物 地球化学 成因机制

DY-135-E2-5-022018006

2021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21.39(5)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