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扫码查看
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在前寒武纪至第四纪地层中均有发现,然而该共生体系的发育机理及控制因素目前研究薄弱,亟待厘清.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团队对国内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的已有研究,系统总结了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发育特征及组合类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的研究意义,并提出目前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首先,通过梳理全球范围内已报道的各地质历史时期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的特征,发现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广泛分布于全球51个地区,以北半球为主,且亚洲分布最多;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洲,非洲分布相对较少;此外在南美洲及大洋洲也有零星分布;共生体系分布层位众多,从前寒武系到第四系均有分布,以二叠系居多.总结了蒸发岩与白云岩共生组合方式的5种类型:白云岩与蒸发岩互层、厚层白云岩上覆于厚层蒸发岩、厚层蒸发岩上覆于厚层白云岩、厚层白云岩夹薄层蒸发岩、厚层蒸发岩夹薄层白云岩,并探讨了共生差异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主要控制因素以及共生体系发育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规律.其次,在全球共生体系矿物类型、特征精细表征基础之上,由宏观现象分析向微观机理解释转变,并划分出共生体系中6种蒸发岩和5种白云岩类型,初步分析了共生体系特征及成因.最后,总结了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中成岩流体的性质、特征、来源及流体演化路径.对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的研究不仅为解决"白云岩(白云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将推动对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认识,并为共生体系内油气资源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Advances and Prospects of Dolostone-evaporite Paragenesis System

文华国、霍飞、郭佩、甯濛、梁金同、钟怡江、苏中堂、徐文礼、刘四兵、温龙彬、蒋华川

展开 >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 610059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中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分室,成都 610059

白云岩 蒸发岩 共生关系 形成机制 主控因素 研究进展 展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9721094200211642102136

2021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21.39(6)
  • 15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