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

Model of Weathering Crust Karstification in the Ordovician, Western Ordos Basin

扫码查看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顶部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以膏云岩为主的风化壳岩溶储层.通过偏光显微和超微扫描电镜深入观察了(含)膏云岩的孔隙类型及充填规律,分析了其岩溶作用特点,研究了以膏云岩为主的岩溶作用特征与传统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特征的区别,探讨了膏云岩发育区的岩溶作用模式.结果表明:硬石膏结核和石膏晶体以其强亲水性和远高于白云石、方解石的溶解度,极易率先吸水发生溶解形成组构选择性溶蚀孔隙,导致膏云岩层蜂窝状溶孔的形成.硬石膏的高溶解度和力学不稳定性使得研究区以膏云岩、白云岩和灰云岩互层的风化壳储层以膏模孔、扩溶膏模孔及与之伴生的胀缩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孔隙大小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岩性—(含)膏云岩和沉积微相—海平面低位期潮上带(含)膏云坪沉积是储层形成的先天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并因此直接导致(含)膏云岩储层的成层分布特征.表层膏云岩首先遭受淡水淋滤形成蜂窝状溶孔,多层成层分布膏云岩这种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风化壳内的岩溶水以弥散性渗透为主,这是膏云岩发育区岩溶作用特征和模式与碳酸盐岩产生重要差异的根本原因.

舒鹏程、冯强汉、许淑梅、池鑫琪、孔家豪、崔慧琪、马慧磊

展开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安 710021

海洋高等研究院/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

展开 >

膏云岩 膏模孔 岩溶特征 岩溶作用模式 马家沟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科研技术攻关项目

DSCQC-2019-370

2021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
ISSN:1000-0550
年,卷(期):2021.39(6)
  • 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