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儿茶酚化/季铵化双重改性高分子量壳聚糖基复合银纳米粒子

儿茶酚化/季铵化双重改性高分子量壳聚糖基复合银纳米粒子

扫码查看
银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抗菌效力强,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浓度过高时存在毒性.通过双重化学改性,水相中实现高分子量壳聚糖的溶解分散,并利用邻苯二酚结构的还原稳定作用制得一种儿茶酚化/季铵化双重改性壳聚糖基复合银纳米粒子(CQCS-AgNPs),有望发挥季铵化壳聚糖和银的协同抗菌效应.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证实CQCS的成功合成,季铵化度为10%,CQCS1的儿茶酚化度为15%,水中溶解度达21.5 mg/mL.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分光光度仪(UV)证实CQCS-AgNPs的成功制备,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粒径范围为3~25 nm.溶液共培养抗菌试验、抑菌圈试验和CCK-8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证明银浓度仅为0.0197μg/mL时的CQCS-AgNPs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同时对NIH3T3细胞的毒性较小.CQCS-AgNPs有效减少99.8%的银使用量,从而降低银的毒性,可用作广谱高效低毒抗菌剂.
Catecholized and Quaternized High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 Based Composite Silver Nanoparticles

CatecholizedQuaternizedHigh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Silver nanoparticles

鲍晓炯、金晓强、胡巧玲

展开 >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浙江杭州 310027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儿茶酚化 季铵化 高分子量壳聚糖 纳米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82202661

202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5
ISSN:1673-2812
年,卷(期):2024.42(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