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三个传播学意义维度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三个传播学意义维度

扫码查看
在传播学研究视野中,"传播"概念的意义与解释深受美国经验主义研究范型的影响。该范型一味强调对个体的测量与计算,将"传播"视作一种信息的操控技术,忽视了人具有的现实性社会关系,以及人类传播活动的物质性根源。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交往"理论,"交往"扩展了"传播"的理论意涵和现实维度,使"传播"概念与具体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物质精神需求产生了广泛联系。从技术、效果、主体三个传播学的经典问题视域探讨了"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研究的对话,旨在为"西方中心论"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祛魅。

时毅

展开 >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交往 物质传播 象征传播 传播关系 传播价值

2024

传媒论坛

传媒论坛

ISSN:
年,卷(期):2024.7(1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