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婴幼儿照护方式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一项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婴幼儿照护方式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一项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扫码查看
对具有"女性"和"外来人"双重身份的流动女性而言,优化婴幼儿照护体系成为缓解其生育压力和职业冲突,提高就业稳定性的重要政策内容。基于此,以婴幼儿照料供给主体为切入点,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等量化方法,分析隔代照料、父职照料和机构照料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在克服内生性造成的估计偏误后,三类照料方式均有效提升了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度;第二,通过增长效应对比发现,隔代照料稳居高位而父职照料的促进效果最小;第三,照料方式的促进效应在户籍、现住房性质和有无二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充分释放女性流动人口劳动潜能,提高女性劳动市场参与率,需要在隔代照料、父职照料、机构照料之间进行优化调适,实现照护资源在具有不同特征的流动女性间均衡发展。
The impacts of infant care mode on migrant women' s labor participation: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n China

李海荣、王梦

展开 >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061

婴幼儿照护 流动女性 劳动参与 照护资源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

21CCXJ08

2022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646
ISSN:1674-8425
年,卷(期):2022.36(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