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宋开始,中国传统书院教育家精神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以吕祖谦为核心,以永康陈亮,永嘉陈傅良、叶适为主要成员的浙东学派教育家,坚持"体用并举"与"内圣外王"相结合,以"儒者之效"为价值统整在12 世纪 60 至 90 年代掀起了一股科举课程范式革命,逐渐形成自下而上的科考成功标准,编制了一批产生广泛影响的科举教材,采用"博巧济'用'"的专题性教学方式.借鉴浙东学派"儒者之效"的教育家精神,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课程解码行动应汲取如下经验:以"儒者之效"作为标准;以"儒者气象"统整经、史、文课程开发;加强学规等隐性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