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黑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及抑菌活性研究

黑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及抑菌活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黑苦荞(Fagopyrumtataricum)乙醇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和抑菌活性.[方法]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作为萃取剂、料液比为1 g:5 mL的条件下得到粗提物;以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粗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物进行纯化;采用打孔法分别测定粗提物和纯化物样品液形成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粗提物干膏平均得率为6.26%,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提取率为2.52%;通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吸附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37%,42.23%;粗提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均有抑菌活性,对上述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1.25和2.5 mg•mL-1,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无抑菌活性;纯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500和250μg• mL-1,对黑曲霉无抑菌活性.[结论]黑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活性,对黑曲霉无抑菌活性.相比粗提物,纯化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明显提高.
Study on the Purification and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of Flavonoids from Black Tartary Buckwheat

曾俊、李梅、刘晓爽

展开 >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黑苦荞 黄酮类化合物 抑菌活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项目

81502131cstc2018jycjAX0573No KJ202000541975044

2020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2
ISSN:1672-6693
年,卷(期):2020.37(6)
  • 5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