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街区记忆视角下历史地标街巷空间更新模式

街区记忆视角下历史地标街巷空间更新模式

扫码查看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正处于一种存量更新阶段,大拆大建与底蕴流失使得历史地标街巷中的内聚、交流和拓展等功能逐渐弱化,导致具有记忆传承价值的历史街区呈现出绅士化现象.通过分析历史地标街巷的现状及与其关联人群需求,从街区记忆视角探析其在构建"新活力"过程中对"旧印记"的植入,从人群目标和街巷空间两个路径来建构复生居民日常化场景、适应传统文化特色的更新模式.进而以广州某街巷为例,尝试通过文化资源的提升与完善、闲置空间的置入与重组、游憩模式的筹划与搭建、街巷运营模式的组织与再生四个层面构建具有韧性的、迎合未来发展的历史地标街巷的更新实践模式.
Study on the Mode of Spatial Updating of Historic Landmark Stree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ighborhood Memory

Neighborhood MemorySpace of Historic Landmark StreetUpdate Mode

王雪霏、陈梓聪、廖书琪、马大卫

展开 >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街区记忆 历史地标街巷空间 更新模式

广州市科技厅市(校)联合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艺术学项目

20210201043817CG211

2023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城市发展研究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73
ISSN:1006-3862
年,卷(期):2023.30(6)
  • 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