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过世之后,其形象书写呈现出不同的取向.由于罗振玉等人的工作在前,面对着其所描摹的政治遗老的王国维,陈寅恪进行了纠偏与重塑,力图将学人王国维的形象呈现于世人面前.针对《王忠悫公哀挽录》中的政治本位及纲常叙事,陈氏在挽词并序中,作了有针对性的回应.他将王国维之死的焦点从政治转移至学术文化,纲常问题得以超越,并在梁济与王国维的"气类"分隔中,展现出对学人形象的思考.而撰作纪念碑铭到重刊《王静安先生遗书》,则在去政治化的学人形象建构中,更为强调学术独立性,将其视之为"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在"王陈"一气之中,以文化遗民的立场,对新旧冲突不作截然分割,而是为新的观念寻找历史的根据.这样一来,王国维不再是"反经信古","拯此横流",对抗学术文化新流的政治遗老,而是"沟通东西学术"的"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