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和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植物(IF)等3种处理对茶园黄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TOC)和全氮(T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优势,其质量分数高达54.95%~66.97%;同时,该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OC、TN储量分别是相应全土总量的33.31%~45.45%和33.76%~46.60%.其中,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TOC和TN的贡献率在IF和CF处理中的大小排序为(≥2 mm)>(<0.5~0.25 mm)>(<1~0.5 mm)>(<2~1 mm)>(<0.25~0.106 mm),而在CK中为(≥2 mm)>(<1~0.5 mm)>(<0.5~0.25 mm)>(<2~1 mm)>(<0.25~0.106 mm).与CK相比,IF处理可显著(P<0.05)提升≥2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增加该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全土TOC、TN含量均呈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是,IF处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的C:N比值一般比CK低.综上表明,处理IF不仅能增加土壤及其水稳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茶园黄红壤固碳供氮的合理培肥模式.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Distribution in Aggregates from Yellow-red Soils Under Tea Plantations with Different Fertilizer Managements

王利民、黄东风、李清华、何春梅、张辉、刘彩玲、栗方亮、黄毅斌

展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茶园土壤 培肥措施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养分贡献率

省属公益类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属公益类基本科研专项国家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

2015R1002-22015R1022-3CARS-22-1

2018

茶叶科学
中国茶叶学会

茶叶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94
ISSN:1000-369X
年,卷(期):2018.38(4)
  • 4
  • 27